“祥德齋”糕點鋪后廚,工作人員正在制作點心。
酥皮月餅、蜜麻花、云皮糕……在霸州市勝芳古鎮,有一家名為“祥德齋”的京式糕點鋪,這鋪子一開就傳了五代人,堅守了近百年,只為傳承一種味道。
近日,記者采訪了“祥德齋”糕點制作技藝第五代傳承人劉歡。
傳承:
近百年堅守 味道甜蜜而親切
在我國,周朝便有了關于糕點的記載,唐代開始有帶餡的糕點,元朝時月餅開始流行,到了清朝,糕點品種有了較大發展。
1929年的勝芳古鎮水則帆檣林立,陸則車馬喧闐,從京城“西域齋”學藝歸來的劉慶祥取名字中的“祥”字,命名“祥德齋”,以“祥風時雨、德本財末、顧客至上”為理念,以“傳承有序、精益求精”為宗旨,主營各類傳統點心。
2009年,“祥德齋”手藝傳到了第五代后人劉歡手里。帶著父輩們的期望,劉歡懷揣著對糕點的熱忱,堅持以優良工序,制作始終如一的味道,提供給消費者最優質的產品。如今,“祥德齋”點心成為當地民眾走親訪友的傳統禮品,以及當地民俗文化活動、祭祀儀式中不可或缺的祭品。
匠心:
工序復雜 做出自家味道
走進“祥德齋”,柜臺內有杏黃如玉的百果酥、舌卷酥,薄如蟬翼的蓮花酥、菊花酥,松脆香糯的薩琪瑪、油棗,酥松綿軟的棗糕、紫酥,紅印顯赫的玫瑰糕、酥皮月餅等30余種傳統糕點。
后廚內,劉歡正忙著制作糕點。只見他將餡料塞進適量的面團內,迅速擠壓,捏制成形?!懊繅K糕點要經過開酥、包餡、捏制、烘烤等十余道復雜工序才能完成,餡料是自己做的,不添加任何防腐劑?!眲g一邊忙活一邊介紹。記者端詳一旁剛剛做好的蓮花酥,薄薄的面皮層層疊起,上面還模印出各種花卉、動植物的圖案以及“祥德齋”字樣,中間各種色彩的餡心拌著色拉油、白糖、蜜糖,咬上一口,皮酥而不散,餡綿而不柴,入口易化。
創新:
與時俱進 新糕點適應新時代
對老字號來說,既要保留記憶中的味道,又要順應時代變化。
牛皮紙、純紙繩,上下翻折,蓋上一張印有“祥德齋”字樣的紅紙,一個極具年代色彩的傳統點心包完成。劉歡說:“經常有一些外地人買上幾個點心匣子帶回去品嘗,這是對純手工制作和傳統味道的一種追尋?!?/div>
在開拓市場方面,劉歡說:“如今家家都有微波爐、烤箱,我們想把糕點制作成半成品,加上真空包裝,再冷藏、快遞,經過簡單的微波、烘烤,市民就可以吃到剛出爐的‘祥德齋’糕點。傳承與革新并不沖突,在不斷更新配方的過程中,我們發現有些產品必須用老傳統、老用料才有那個味道?!?/div>
2014年,“祥德齋”糕點制作技藝入選霸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;2019年,入選河北省第一批“燕趙老字號”名錄。(記者 張泰源 文/圖) |